很多人不懂控制自己的情緒,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職場中,只要有不順心的事情就向身邊的人訴苦,總是希望得到別人的同情、幫助,但是長此以往,同事們只會對她敬而遠之。而那些遇到困難不逃避、自己尋求解決方法的人卻能得到同事們的幫助。出現(xiàn)這樣的反差是因為什么呢?
從心理學(xué)角度看,這并不難理解。前者心存“受害者意識”,希望得到別人的同情,這反而引起了他人的反感,這種受害意識是正常的心理過程,因為每個人都是從小就無條件地受到父母的積極關(guān)注,從本質(zhì)上說,這類人的思想意識還不成熟,還沒具備“完全的自我意識”。而后者的處事方式更加成熟,他們能承載負擔(dān),具有獨立的自我意識,這會讓周圍的人感同身受,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鳴,贏得尊重,得到幫助。
所以,當(dāng)我們面對困難時,尤其在職場中,一定要學(xué)會獨立思考、積極解決,而不是像“祥林嫂”一樣,到處宣揚自己的“不幸”,這種企圖引起別人同情和幫助的心態(tài)會讓你脫離正確的職場之路。“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”,因此,如果你不想被職場淘汰,就不要讓自己成為一個“可憐的祥林嫂”。